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7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评估指出,亚洲经济2025年表现优于预期,已将区域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4.5%,但强调“不容自满”。
IMF指出,当前韧性部分依赖临时性因素,包括为规避美国关税而提前锁定采购所推动的出口超预期增长,以及人工智能热潮对消费电子等传统出口品类的提振。韩国和日本等经济体的高科技出口显著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投资激增。
IMF分析称,2025年上半年亚洲经济还受到宽松宏观政策、股市繁荣、长期借贷成本下降及美元走弱的共同支撑。然而,该机构同时警示,历史增长引擎正在减弱,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放缓及青年失业率上升等因素加剧了不确定贸易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IMF呼吁亚洲经济体“更多转向内需并深化区域整合”,以维持可持续增长。政策建议包括:针对受关税冲击部门提供定向财政支持、在适当时机降息,以及推进贸易与投资改革。
IMF特别提醒,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推高利率,导致金融条件收紧,配资炒股免息配资平台进而加剧债务脆弱性并抑制增长。
IMF指出,尽管印度经济增长保持强劲,但美国高关税政策将对其构成影响。IMF亚太部主任表示,印度有机会通过“放宽劳动法”和“推动贸易自由化”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该机构肯定印度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的积极作用,认为其有助于部分抵消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呼吁改善营商环境,解决限制私营部门发展的监管障碍。
IMF最新报告预测,韩国经济2025年增速为0.9%,2026年将回升至1.8%。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缓解带动的消费回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但受美国关税累积效应拖累,其增速仍无法恢复至2024年2.0%的水平。
IMF亚太部副主任指出,韩国当前具备财政空间,但应审慎使用。长期来看,需为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做好准备,特别是养老金和医疗支出持续上升的挑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盛证券观点